福建省卫星数据开发有限公司 经纬云盘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 详情

福建省卫星数据开发服务平台运营报告(2024.5-2025.6)新鲜出炉!

发稿时间:2025-07-25 来源:卫星平台事业部

福建省卫星数据开发服务平台致力于整合卫星数据资源,推动卫星数据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。自其上线以来运营成效如何?用户规模、服务覆盖、功能迭代……我们用数据还原真实表现!本报告基于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期间平台数据,客观梳理平台整体的运营情况,下滑查看完整报告,共同探索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!

PART 01   卫星资源接入概况

多星统筹202507.png

截至2025年6月,平台共接入卫星数据150余颗。卫星涵盖高分卫星、海洋卫星、气象卫星、商业卫星等多种类型,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,满足了各行业对卫星数据多样化的需求。如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可用于自然资源监测、城市规划等领域,气象卫星数据则在气象预报、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
PART 02  平台用户覆盖分布

总体数量 

报告期内,平台注册用户数达到113个。

用户类型

企业用户:42个。企业用户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、环境监测、农业等行业,他们利用该平台开展业务拓展、项目研发等工作。

如地理信息企业通过平台获取高精度卫星影像数据,用于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;环境监测企业借助卫星数据监测大气、水质等环境指标的变化。

校园用户:48个。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用户主要利用该平台开展科研项目、教学实践等。如在地质勘探、生态研究等学科的科研中,卫星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宏观的地理信息和长期的变化数据;在教学实践中,学生通过分析卫星数据,深化专业知识理解,提升应用能力。

政府用户:15个。政府部门主要通过该平台服务城市管理、资源规划、应急管理等领域。

如在城市管理中,利用卫星数据监测城市建设、交通拥堵等情况;在资源规划中,依据卫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规划、矿产资源勘查等;在应急管理中,借助卫星数据进行灾害评估和救援决策。

个人会员:8个。个人用户主要出于对卫星数据的兴趣或个人项目需求使用平台。

如业余天文爱好者利用卫星数据进行天文观测研究,部分个人开发者利用卫星数据开发创新应用。

注册用户数202507.png

PART 03  产品数据存量概览

原始数据接入量 

标准产品:接入量为3.15万景。

标准产品包括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卫星影像数据,具有统一的数据格式、投影方式和精度标准,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,为用户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。

如在地图制作、地理信息系统更新等工作中,标准产品的高精度和规范性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。


共性产品:接入量为6105景。

共性产品是针对一些常见应用场景开发的数据产品。这些产品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处理,提取了用户关注的关键信息,减少了用户的数据处理工作量。

例如,植被指数产品可以直观地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,为农业生产、生态监测等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服务。


行业数据量

平台汇聚了12个大类、92个小类,共计164条行业数据,涵盖了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农业、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。这些行业数据与卫星数据相结合,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、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。

例如,在农业领域,将卫星遥感获取的植被生长信息与农业气象数据、土壤数据等行业数据相结合,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,预测产量,指导农业生产决策。

数据货架202507.png


PART 04  数据服务使用情况

下载量 

平台数据下载量累计达到23985条。其中,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下载量占比较高,主要用于地理信息分析、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。不同行业用户对数据的下载需求存在差异,企业用户更侧重于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特定区域、特定时间的卫星数据,以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;校园用户则更倾向于下载多时段、多类型的卫星数据,用于科研对比分析和教学案例研究。


查询量 

用户查询量为676条。查询内容主要集中在卫星数据的可用性、数据覆盖范围、数据分辨率等方面。例如,用户在开展项目前,会先查询平台是否有满足其需求的卫星数据,包括数据的获取时间、空间分辨率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等。通过对查询数据的分析发现,用户对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,这也为平台后续的数据更新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方向。


PART 05  产业联盟生态构建

总体数量 

截至2025年6月,入驻平台产业联盟的数量为59个。这些产业联盟的入驻,极大地促进了卫星应用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。


类型分布

企业联盟:44家。企业联盟合作,共享卫星数据资源、技术研发成果和市场渠道。

例如,一些地理信息企业和遥感技术企业组成联盟,共同开发基于卫星数据的创新应用产品,拓展市场份额;部分从事卫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企业联盟,整合技术力量,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。

高校联盟:15家。高校联盟合作,协同开展卫星应用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。

如各高校通过共享科研设备和数据资源,联合开展科研项目,在卫星遥感反演算法研究、卫星通信技术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同时,各高校还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,为卫星应用产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。


PART 06  重点领域解决方案

平台提供了12个大类、116个小类的解决方案。这些解决方案覆盖了多行业领域,充分体现了平台在推动卫星数据应用方面的全面性和专业性。

解决方案202507.png

自然资源领域 

平台提供了土地资源监测、地质灾害监测、矿产资源勘查等解决方案。

例如,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对比分析,能够准确监测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,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;借助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设备的结合,可实时捕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移、形变等数据,提前预警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,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
生态环境领域 

平台提供了大气污染监测、水质监测、生态系统评估等解决方案。

利用卫星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扩散趋势,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;通过对水体光谱特征的分析,实现对水质的定量监测,及时发现水质变化情况;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,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。


应急管理领域

平台提供了灾害预警、灾害评估、救援决策支持等解决方案。

在灾害发生前,通过对卫星数据的分析,提前预测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,发布预警信息;灾害发生后,利用卫星数据快速评估灾害损失情况,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,合理调配救援资源。


智慧水利领域 

平台提供了水文水资源监测、水土保持监测、水利工程及水政执法监测等解决方案。

例如,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技术,能快速监测水土流失区域的面积、侵蚀程度等信息,及时掌握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效果,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针对性方案;结合视频监控、物联网感知等技术,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,确保堤坝、闸门等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;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和卫星定位系统,实现对水政违法行为的快速定位和取证,提升水政执法效率。


平台展望

1、卫星资源拓展:持续接入多类型卫星,重点引入高分辨率、高光谱等先进卫星资源,深化国内外运营商合作,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与多样性。

2、用户服务优化:基于用户需求优化平台功能与交互设计,加强培训支持,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,提升用户应用效能。

3、产业生态共建:推动产业联盟成员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和项目协同,搭建沟通交流平台,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共同推动卫星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4、智能方案赋能:融合AI、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解决方案,加大行业推广力度,提高解决方案在各行业的应用覆盖率,提升跨领域应用价值。

5、数据产品优化:持续丰富卫星数据产品类型,加强数据质量管控,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,保障数据精准度、时效性与应用可靠性。

未来,福建省卫星数据开发服务平台将持续优化运营效能,深化服务创新,全力助推福建省及全国卫星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注:本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,最终解释权归平台所有。